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心臟起搏器:給心臟安上“人工發電機” 2021-09-22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903/wap-content-1260392.html"

  近日,家住上海寶山的96歲錢阿婆成功更換了心臟起搏器。據悉,九年前她因病竇綜合征入院治療,安裝了心臟起搏器,最近又因起搏器電量即將耗盡而重新更換。(圖片源自網絡視頻)  如今,這個被稱為心律失常患者“救命神器”的小小器械依舊帶著幾分神秘色彩。那么究竟什麼情況需要裝心臟起搏器?它又是如何在患者體內運作的呢?帶著這些疑問,世界醫療網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主任醫師劉博。  心臟如何跳動?  在介紹心臟起搏器前,劉教授先向我們講述了心臟是如何跳動的。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臟每分鐘需要跳動60-100次,才能保證全身各個器官的正常供血。如果心跳過慢,則會導致各器官供血不足。大腦供血不足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四肢供血不足,則會導致渾身乏力,使不上勁。有時,心臟還會出現短暫的停跳,連續幾秒都沒有搏動,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暈厥、四肢抽搐甚至是猝死。  要維持正常的心跳,需要依靠心臟里一個叫”竇房結”的結構,它是整個心臟運作的“總司令部”和“發電機”。它發出的指令,控制著心臟的節律和次數。指令通過傳導系統,把電信號傳送至心臟的各個位置,引起心臟收縮,再通過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世界醫療網專訪劉博教授)  心律失常“人工發電機”來幫忙  如果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心臟“總司令部”和傳導系統發生問題,就會出現通常所說的心律失常。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給心臟安一個“人工發電機”,即心臟起搏器。據劉教授介紹,如今,隨著起搏技術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人對疾病認識的提高,無論是竇性心律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性心律失常,還是無法用藥物、射頻消融等方法治療的早搏、心動過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都可以通過植入起搏器,找到救治良方。但是建議患者在安裝起搏器前,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樣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起搏器。  當然,要將一個器械放入我們的心臟中,很多人難免對起搏器安全和植入手術的風險產生擔憂。對此,劉教授表示,起搏器植入是非常成熟的手術,安裝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通過局部麻醉就能完成,切口很小,基本沒有什麼痛苦。即便是9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患者都是可以承受的。而且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目前起搏器的規格越來越小,甚至還有膠囊大小的起搏器,基本不會影響美觀。 揭秘世界最小無導線起搏器  劉教授介紹,起搏器在臨床上常見的有單腔和雙腔兩種。單腔是指植入一根電極在心室,雙腔就是心房、心室各一個。另外,還有三腔與多腔起搏器,主要適用于心動過緩合并心衰的病人。但目前,隨著起搏技術的革新,已經研制出一種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小的無導線起搏器,體積較傳統起搏器減小了93%,相當于一顆膠囊大小,重量僅1.75克。這種“膠囊起搏器”無須電極導線,通過微創的方式經大腿根部股靜脈直接植入心臟,沒有胸部切口,術后肩部活動完全不受影響,患者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且,它還兼容1.5T和3.0T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可以滿足患者后期疾病診斷的需求。  起搏器術后注意事項  患者在做完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后,應該注意什麼呢?對此劉教授表示,術后短期要注意臥床三天,第四日可逐漸抬高床頭并下床活動。在臥床期間,飲食上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不可以吃雞蛋和豆制品,這些食物容易使病人出現脹氣。除此之外,還要確保病人所處的環境安靜。平時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激動,注意休息,不做劇烈運動,不熬夜,規律作息。另外,術后長期隨訪也至關重要,要保證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各隨訪一次,穩定后可改為每年一次。  現在,心臟起搏器作為現代醫學中最常植入的器械之一,已經幫助越來越多的患者重獲新生。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患者通過起搏器治療恢復健康,回歸生活。

關鍵字標籤:www.qtmedical.com
提供最新雙眼皮手術服務:縫雙眼皮、割雙眼皮、訂書機雙眼皮。
專業醫師為您量身打造超自然雙眼皮,讓您擁有迷人電眼。